打造更“冷”的應用生態,智能電視還會是偽命

时间:2025-11-02 16:39:12来源:田連阡陌網作者:南區

   傳統電視廠商被危機推著走。   “樂視、小米重視用戶,擅長做饑餓營銷、粉絲經濟,這些互聯網傳播手法玩得轉,我們製造業都是重資產,不擅長玩這些傳播手段,但是我們技術好啊,小米、樂視的硬件肯定比不過我,他們都是代工的,不過利潤也高啊,嘖嘖。”某傳統廠商推出智能電視,在發布會後的飯局上,傳統電視大佬們無奈吐槽。   在一些消費者看來,智能電視是個偽命題,“不就是普通電視加一個盒子嘛,有盒子就夠了。”   電視盒子卻是2014年受政策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廣電總局一聲聲禁令讓盒子廠商不得不“小心做人”,一些視頻網站甚至和投影儀生產商合作,推出智能投影儀,不過畫麵的播出終端不是電視,而是牆壁或幕布。   也許電視盒子才是偽命題,作為一個顛覆性產品來臨前的替代品,它的命運注定短暫,和PSP、MP4播放器這些被智能手機替代的娛樂設備一樣,人們不需要那麽多終端,一個就夠了,於是具有聯絡功能的手機,因為不可替代性最強,理所當然淘汰了其它終端。科技的規律是極簡和高效替代複雜和低能。   既然智能電視不是偽命題,那麽它的未來是怎樣的?   可以明確的是,盡管樂視和小米撲騰了很久,智能電視市場依然被傳統電視廠商牢牢掌控,“中國2014年智能電視排行榜”表示年銷售量在前五位的均為傳統電視廠商,樂視和小米屈居第六、第七,小米電視的銷售量不過是傳統大佬的一個零頭。   在資本市場看來,現在隻剩下移動端、電視兩塊屏的競爭了,未來移動端和電視的價值是一體的——支撐生態係統的都是同樣的內容,移動端和電視兩者賬號可以打通、數據可以共享。   “PC已經死了,而智能電視和移動端一樣,可以通過內容付費、遊戲等等途徑產生價值。”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對媒體預測:智能電視的盈利模式不僅僅限於內容,以及圍繞電視屏幕的智能硬件、社會化電商,都有可能成就新的價值。   傳統電視廠商打通移動端和智能電視的方式之一是推出自己品牌的手機APP,比如長虹的產品經理用手機裏的長虹APP去同步CHiQ二代智能電視,在無線環境裏,用戶用CHiQ賬號綁定電視,CHiQAPP裏沒看完的視頻可以自動同步到電視;手機上的照片可以通過APP或者微信公眾號上傳到電視,甚至選擇洗照片,後台就會有專人把照片製作成冊寄到你家裏。電視已經不是孤立的個體了,和移動端協同也是增加附加值的方式。   智能電視要吸引年輕受眾,必然應該提高互動性,讓電視變成更“冷”的媒介。媒介環境派學者麥克盧漢有個“熱媒介與冷媒介”的說法:熱媒介的延伸側重感知,具有高清晰度,充滿數據,用戶的參與度低,冷媒介要求用戶高參與度,要求使用者補足信息。比如廣播和電影是熱媒介,麵授課和教科書是熱媒介,電話和電視是冷媒介,電視屏幕大小有限,以及光透射的本質,決定了它沒有電影的身臨其境之感,觀眾需要更集中精力收看節目。智能電視通過遊戲、點播、電視相冊等功能加強互動,變得更“冷”,卻恰恰又增加了收入渠道。   資本市場認為收入更多將來自於客廳,而非移動端。於是傳統電視廠商盡可能地挖掘電視受眾的需求,希望適合各個年齡層的家庭成員,擴充內容付費之外的收入渠道。比如CHiQ二代智能電視試圖突破的渠道:針對幼兒推出教育、益智類的應用,這些應用初期免費,後期逃不了收費的命運;針對年輕人推出基於實時收視率統計分析的電視劇、電影排名推薦,這需要傳統廠商自己建立一個大數據生態圈,這些大數據的準確度取決於這家廠商智能電視的市場占有量;針對老年人推出電視相冊,兒女在外旅遊的照片通過手機同步到雲端,父母在家接收,並且進行後期修圖、排版。   智能電視應用的開發,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目前各個品牌智能電視多使用安卓係統,這意味著應用的開發可以是開源的。長虹智能電視負責人告訴鈦媒體記者:目前整個應用市場,智能電視應用的數量遠遠不及手機APP,大部分以遊戲和視頻聚合為主,市場潛力巨大。遊戲應用是最容易帶來收入的渠道,這也促使智能電視廠商在遊戲畫麵、音響和遙控器的使用體驗上做了更多改進。   麥克盧漢曾提出“任何新媒介的內容都是另一種舊媒介”,一種新媒介剛出現時,他將另一種媒介視為其內容,直到使用者學會用它去開發新的表達形式。沒錯,智能電視將傳統電視節目、電子相冊、電子遊戲機、益智學習機這些傳統媒介變成自己內容的一部分,直到若幹年後用戶們將智能電視視為傳統媒介內容,下一個新媒介再推翻智能電視。互聯網研究者Jonah Goldberg進一步闡述:互聯網時代就是重新利用舊媒介,以適合今天的方式重新包裝,而不是在埋葬舊媒介,每一種媒介的利潤邊際都在縮水,而互聯網的新表達或者新內容寥寥無幾。   社會的選擇是多樣的,不同的用戶有不同需求,電視作為老少皆宜的娛樂方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占據客廳市場,下一個替代品也許是智能投影儀——被年輕人鍾愛,卻受製於燈泡的流明度有限。就像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東升說的那樣,“未來電視智能化不會像智能手機一樣,以一種方式一統天下,電視的用戶操控體驗應該是多樣化的。”
相关内容